欢迎访问爱游戏ayx下载官网

客服热线: 0572-6567756

监督热线: 0572-6567758    

当前位置:首页 > 技防服务

技防服务

技防服务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加强“预”“防”“治理”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7-20 来源: 技防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民航安全工作要切实贯彻落实好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预”“防”“治”“理”体系(简称该体系)建设,不断向事前预防转型,以民航新安全格局保障国家新发展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近年来提出的不断强化该体系建设,正是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生动实践。

  (一)“预”是指利用专业能力,通过大数据、状态和变量的分析,对风险进行预判和预警,作出提示和提醒。“预”的是风险,重在事先管理。

  1.“预”,要做到见微知著。正如习所讲,“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的新趋势会怎样”。

  2.“预”,要关注人机环管。“预”,要从事故系统的人、机、环、管4个要素着手,重点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管理的欠缺进行预判和预警。

  3.“预”,要关注点线面体。“预”重在解决安全生产层面的问题,是安全治理全链条的核心。“预”要关注安全生产“点”“线”“面”“体”中的风险。“点”,包括设施设备、生产作业岗位等;“线”,包括生产作业流程、运行过程等;“面”,包括生产场地、区域环境等;“体”,包括设备体系、组织系统等。

  4.“预”,要关注变量。无论是量变、质变还是流变、突变,变化常被看做是一种潜在的事故因素,“预”要推动从业人员顺应有利变化,消除不利变化。

  (二)“防”紧盯的是针对可能会引起飞行安全和产生灾难性后果的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防”是过程管理,重在严防死守。“防”,包括技防、管防和人防等,要确保在不停航的状态下化解风险、消除隐患。

  1.技防,是指以新的系统、技术和工艺等代替旧的系统、技术和工艺,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方法来防范,如精密进近技术、爆炸物探测技术等。技术方法在持续不断的发展、更新迭代,将会对风险防控产生深远影响。

  2.管防,是指通过法制、规章和制度,应用监督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来防范。如CCAR规章体系、“安全监管工具箱”等。

  3.人防,是指通过教育培训、文化建设强化人的安全素质来防范。如安全宣讲和培训、日益受到重视的安全文化建设等。全方面提升人的适航性,才能更好地防范化解风险。

  (三)“治”是对发现的问题隐患本身进行整改和整治。“治”是结果管理,重在立竿见影。

  1.“治”要把握时、度、效。“治”要遵循“不过夜、不隔月、不跨年”的要求,最理想的情况是立整立改,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治”的措施要与问题隐患的情况相匹配,不过分整改也不欠缺,确保整治效能合理。“治”还要闭环管理,整改情况需经过复查、评估、验收,确保结果有效才能关闭,这其中的控制纠偏必不可少。

  2.“治”还要推进法治、德治和自治的综合施策。法治,更侧重规章符合性方面,行政检查属于此类;德治,更侧重文化力、影响力方面,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等属于此类;自治,更侧重自律性管理,法定自查、作风养成等属于此类。我们都希望看到企业和事业单位通过法定自查、作风建设等手段实现高质量的自我安全管理。

  (四)“理”是对问题的源头和组织系统进行梳理和管理;是承上启下,重在梳理复盘;应囊括全要素,做到全员参与,贯穿全周期,才能发挥出最大功用。

  1.“理”要全要素梳理复盘。“理”要对人机环管、点线面体等要素进行分门别类、分级分层梳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出头绪、理出经纬,由表及里、刨根问底,找出规律、总结得失,也才可以更好地与“治”紧密衔接做到治标又治本。

  2.“理”要做到全员参与。局方、企业都要参与到问题整改的梳理复盘中来,以便结成安全统一战线,避免各自为战、改过再犯,民航东北局开展的“五双”(建立健全局方与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双重检查机制、双重调查机制、双重处罚机制和双重管理机制)工作正是如此;还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讲安全,避免上热、中温、下冷,确保全员安全,民航东北局开展的“三签字”(局方向公司进行风险提示等工作,企业的分管领导、部门领导和基层班组长分别签字确认)工作正是如此。

  3.“理”要贯穿全周期。“理”不能就“理”论理,要溯及过往,对事先“预”的情况、事中“防”的情况、事后“治”的情况都要逐一做多元化的分析、梳理,复盘总结、查找不足、优化完善。

  经过全要素、全员参与、全周期的“理”也为下一个“预”打下了良好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让下一个“预”更加有的放矢,让整个体系持续改进、循环递进,让风险始终可控、安全处于可接受状态。

  该体系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符合系统观念的基础要求,它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普遍联系、综合施策而不是单一孤立的。

  (一)该体系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该体系的重点是风险管理,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静态的风险源等,更要关注易导致事故的动态变量风险,这就为该体系注入了动态管理的活性因子。该体系是闭环的,但不是封闭的,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般是由“预”到“防”,由“防”到“治”,由“治”到“理”,但不是到“理”就停滞不前。“理”的梳理、总结、复盘指向下一个“预”,为开启下一个新的、升级进化后的“预”“防”“治”“理”的循环奠定基础。每一个循环都是站在前一个循环的肩膀上,因此不是重复不变,而是持续改进、层层递进、不断进化的,这一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戴明环”非常相似。

  (二)该体系是指向全面而不是片面的。该体系强调全要素管理,前述事故致因的人机环管4个要素、安全生产的点线面体等都在该体系风险管控范围当中。强调全员参与,形成安全生产统一战线,局方和企业都去参加了,通过前述的“五双”、法定自查等手段共同维护安全,落实“三管三必须”、前述的“三签字”等工作要求,让人人讲安全,确保全员安全。强调全周期管理,既有事先的“预”,也有事中的“防”,还有事后的“治”“理”,整个体系各环节有机统一、循环递进。

  (三)该体系是普遍联系、综合施策而不是单一孤立的。该体系符合《安全生产法》提到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各项要求。该体系的具体措施既有基于行政权力的安全监管,也综合行业文化、作风建设等侧重影响力的手段,还有经济、信用等“安全监管工具箱”措施能够使用。该体系需要局企双向、同向发力,全员参与,以确保人人讲安全、人人安全。这些也都有力证明了该体系的系统安全管理属性。

  民航安全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向事前预防转型,切实加强该体系建设,提升全要素、全员参与、全周期的系统安全管理上的水准,持续推进实现本质安全,做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者:张余,单位:民航辽宁监管局)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